据报道,近期浙江义乌的老板们借助 DeepSeek+AI 来开展跨国生意。例如,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户傅江燕使用“小商 AI 视创”小程序,结合 DeepSeek 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通过以下四个简单步骤来制作多语种产品视频:
1. 录制口型视频:商户只需手持产品,面对镜头念出“12345”等数字(无需实际语言内容);
2. 上传并配置:选择目标语言、AI 生成的文案及背景音乐(如拉美客户偏好的风格);
3. 智能生成:系统自动匹配口型、翻译文案并合成配音;
4. 全球发布:生成的多语种视频可直接推送至 Facebook、TikTok 等海外平台。
易出评了解到,傅江燕称,她去年凭借一段几十秒的英语视频就“卖空”了一款袜子。而如今利用 DeepSeek 生成文案,再借助 AI 小程序生成对应的外语视频,整个过程仅需 10 分钟左右。DeepSeek 生成的文案流畅度和文化适配性较高,比如针对南美市场的袜子广告,会融入当地节日元素;面向中东客户则能自动规避宗教敏感词。
不过,傅江燕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有时 DeepSeek 生成的方案不能完全满足她的需求,关键在于如何精准提出问题、描述要求,她还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提问方式。易出评发现,这种方式为商户带来了诸多好处,如降低成本(以往聘请翻译、拍摄团队制作一条多语种视频需数千元,现在成本近乎为零)、提升效率(10 分钟生成视频 vs 传统模式数天周期)以及拓展渠道(从等待询价转变为通过社交媒体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等。
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在贸易的更多环节实现 AI 渗透,如生产设计、展示交易、贸易履约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虽然 DeepSeek+AI 为跨国生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便利,但易出评认为,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学习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应对各种挑战。同时,要确保所使用的新技术和方法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