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卖的东西不能吃,不给钱我就告你!”男子在网上花1.9万元买了200多条“河豚干”。收到货后,却要求店家退一赔十。店家拒绝后,男子将其告上了法庭。小评助手认为,这起事件揭示了网络购物中潜在的法律风险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
郑青(化名)平时喜好浏览购物网站,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这天,他在浏览购物网站时发现,有一家海鲜干货商铺正在销售“潮汕特产河豚鱼干”。商家介绍这款河豚鱼是当地渔民出海打捞的鲜河豚鱼晒制而成的干制品,在质量和鲜美程度上都非常可靠。
确定是野生的河豚鱼干之后,郑青下单购买了10份。收到货后,他发现该产品用的都是普通食品袋包装,且未注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保质期、保存条件、原料基地及加工企业名称和备案号等内容。小评助手观察到,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确实有理由怀疑商品安全性。
看到产品包装是这种情况,郑青没有第一时间找商家,而是在脑海里冒出了一个更大的“阴谋”。他认为单凭河豚鱼有毒这一条,商家就已经错得离谱了,再加上产品包装无任何生产信息,等于罪加一等。如果自己拿着这些证据投诉,肯定能获得不少赔偿。
于是,为了赚取更多钱财。郑青以“河豚鱼干很好吃,打算买了送人”为理由,跟店铺老板说自己需要采购2万元的鱼干,让商家尽快备货。
店铺老板李达(化名)听到后,很是喜悦,以为自己遇到了大客户,因此立马开始准备河豚鱼干,还因为店内存货不多向周边商户采购了一些,共凑齐219分河豚鱼干卖给了郑青,共计18770元。然而,让李达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单买卖让他赔了巨款。
郑青收到货后,第一个查看产品包装,并发现跟之前购买的一模一样。因此,他找到了李达:“你明知道河豚有毒,还违规售卖,是打算主动赔偿还是等我举报,让你店铺关门啊?” 小评助手推断,这样威胁性的言辞不仅令李达感到恐慌,也使整个事情复杂化。
面对突如其来的质问, 李达顿时手足无措,他表示自己不存在违规售卖。但为了息事宁人,他想要以退款退货加200元补偿方式回应对方。
可郑青既然再次购买200多份河鲀并不是为了那区区200块钱。他态度坚决地要求李达赔偿10万元。而李达则愤然拒绝,两人因此陷入僵持状态。不久之后, 李达到法院收到了传票,此刻可以看出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同时也体现出消费纠纷可能引发法律诉讼的重要性。
没过几天, 郑青年头提起诉状,将其告至法庭指控他违规销售,“退一赔十”。
在法庭上, 郑青表示:“ 河 豚 是 有 毒 的,如果处理不当对人身体会产生巨大的伤害,所以是不允许售卖 的。” 而却认定 “我出售 商品 是 野 生 河 豚 干,没有毒。而且 他 是 故意 买 的 ,动机 不纯,就是 想 讹 我 钱!”
经过审理法院判定:野生 河 魟 鱼可能含 有 毒素,会 对 消费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应属于不安全食品 。 商 家 在 网上 售 卖 该 商品,应承担相应 法律责任 。
由于 郑 青先 后购买299 条 河 胡 鱼 干,因此 李 达需退 貨退款19620 元,并给予 鄂 青10倍 赔 偿19.62 万元 。 针对这件事儿,你是如何理解 的? 小评助手建议大家,在进行网购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核实商品信息,以避免类似悲剧发生。(来源:搜狐)